今天接到期货公司通知停用文华。据说是不符合监管,但是感觉肯定有内幕的情况。谁知道原因来切下瓜。最好能公正客观的推荐一些替代软件。
文华财经被期货公司集体下线,主要还是在于其对于期货公司的利益侵蚀过于严重。
大环境是看穿式监管,而直接导火索是广州期货不爽文华的收费,所以导致文华直接公告,如下图

而之后永安期货等几家头部期货公司,也统统公告文华将在1月17日夜盘停用,这也就开启了期货公司集体和文华对战的局面了。
下面是文华财经和期货公司之间,关于看穿式升级,期货公司角度按照时间线的回顾。
2019年11月29日,文华财经给出了两个改造方案:方案一(期货公司自建文华云交易中台系统),方案二(文华建设运维托管云方案),方案一需要投资约200万,方案二每年需要18至36万。
12月24日公司接交易所邮件通知,文华财经公司软件两套整改方案均无法完全符合《期货公司监督管理办法》第九十三条。
12月31日公司接文华财经公司邮件,收到文华财经公司提供的方案三。方案三需期货公司自备机房、服务器和带宽资源,是文华根据期货公司对于方案一的反馈进行了调整做出的新方案,新方案缩减了布置文华云端交易中后台所需的服务器数量。
根据文华方案三,公司需要一次性投资130万,需要采购12台服务器和2台防火墙,增加5条专线链路;系统建设后每年还需要支付软件维护及线路费用高约85万。由于方案三需要采购服务器、防火墙等设备,建设实施还需要增加行情专线链路,公司在1月20日前无法完成改造实施。期货行业绝大部分期货公司也都不能按时完成改造实施。
其实不能如期完成改造是一方面,重要的是“利益”。
1、这其中文华和期货公司的直接利益导火索就是“升级的费用分担问题”,期货公司并不想因为一款软件而增加自己的支付成本,这是最直接的想法,毕竟期货公司利润薄,全行业的期货公司总利润,也就相当于一家中等规模的券商利润,可见利润之微薄,而这项升级费用,将会在本就微薄的利润上雪上加霜。
2、文华财经连年增加期货公司的软件使用费。众所周知,文华随身行APP这两年开始向终端用户收取费用,而终端投资者使用文华电脑端却没用收费,并不是因为电脑端不要钱,只是这个钱,文华问期货公司收了,而这笔费用年年增加,这就让期货公司很难受了,就好像你在深圳租房子住,1月住要5000/月,2月房东说要7000/月,3月又涨2000/月,你会不会不爽呢?
所以这两个利益问题,是期货公司不爽文华很久的原因了,但是苦于文华软件确实做的不错,市场受众群体广泛,因此为了留住客户群体,不得已在文华连年涨租的房子中委曲求全。
而这次恰逢看穿式监管契机,于是期货公司的怒火,只是在这次监管升级中的最后一根稻草。
总结一下,期货公司集体下线文华,其实是利益共同体,大家都不想被文华宰,那么就只好让他消失,如果是一家公司不用文华,那么客户会流失到其他公司,但是如果所有期货公司不用文华,那么客户也就只能被迫换软件,也就不存在客户流失了,这样期货公司利益最大化。
看穿式监管升级,这个是大环境,不光文华需要升级,其他软件都需要,而为什么文华最惨,除了期货公司不爽文华,还有可能“上头”也看文华不爽了。
因为文华是中继服务器,根据监管要求,不能是中继,必须是直连。
这边对中继做一个解释,比如配资公司就是中继的,散户的交易数据先到配资公司,配资公司再到期货公司,期货公司最后到交易所。直连的意思,是直接到交易所。那么砍掉中继环节,也就可以更好的监管了,其实对于客户而言,直连的可以减少延迟,提高交易速度。
上面的例子其实也表明一点,文华的这个系统,可以运作配资,而文华也确实是这么做的,文华买了中一期货的牌照,可以做境外期货业务,同时其还为了转嫁风险,把自己打扮成人畜无害的小白鼠(只提供软件),可是自己却暗地里搞境外期货的配资公司,一旦配资被抓,那么顶包的就是那些暗地里的配资公司,而自己却逍遥法外。
这种做法保护了文华软件,但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而国家交易所的利益是“人民币结算,防止资金外流”,翻译成简单的语句就是“韭菜是中国的,必须咱们自己割”,也就是说,你做境外期货,单子报到境外交易所,国内的交易所没钱赚,手续费全给境外收了,那没钱赚的生意以中央的角度,必须严格打压。
而监管机构肯定要符合国内利益,所以不排除有国内高层曲线拉偏架的可能。(意思可以参考评论对于“拉偏架”解读)
电脑端:博易大师、快期、易盛。
手机APP:快期APP、博易大师APP。
之所以按照上述推荐,主要在于博易大师的电脑端使用更简单,方便。快期和易盛次之,但是如果以郑商所品种操作为主的散户,建议使用易盛,易盛的速度会更快一些。
而APP端,快期APP有云条件单,界面简洁,但是其均线等技术指标都不全面,所以使用过程中,虽然更流畅,但是内容不充实。
还有博易大师APP,这个我没怎么用,但是有云条件单。
假如有用博弈APP和博易大师电脑端的,需要注意APP端条件单挂上去是永久有效的,电脑端云条件单是当天有效的。
以下是按照顺序贴出的app下载二维码,和其操作界面的图片。


从软件架构上看,文华的PC端交易软件(文华赢顺、文华睿期、文华赢智等)不同于市场上其它的PC端交易软件(如快期V2、快期V3、博易大师、易盛等),前者是通过中继代理服务连接到期货公司柜台的,而后者是直连到期货公司柜台的。当然,文华的移动端交易软件(文华随身行)和市场上其它的移动端交易软件(如快期小Q、博易app、易星移动端、咏春go手机版等)一样,都是通过中继代理服务连接到期货公司柜台的。2019年11月国内各期货交易所先后向其会员(各期货公司)发通知,要求其所有客户的交易订单必须由客户端交易软件直接送达期货公司自己的系统,不能经由第三方系统间接送达,从保护投资者秘密,加强监管来看,这个监管要求当然是合理的。按这个要求,市场上几乎所有的移动端交易软件全部不合规(也许有合规的,但笔者从没听说过),而文华的移动端和PC端都不合规。接到通知后,各个期货公司都要求相应的交易软件商提供相应的整改方案。这个整改方案其实说难也不难,那就是把上述的交易中继代理服务器部暑到期货公司自己的服务器上,这样就能满足监管部门的要求了。据笔者所知,目前各软件商和期货公司都在加班加点进行中继代理服务器的迁移工作,要赶在2020年1月20日的大限之前满足监管部门的要求。退一步讲,即使其它软件商2020年1月20日之前无法完成整改,最多把移动端停了,PC端也还是合规的。但对于文华来讲,如果无法整改完成,不能满足监管部门的合规要求,PC端和移动端就都玩完了。
而如果文华财经的交易软件按照这个方案整改是不是也能满足监管部门的要求呢?这里面确实存在不确定性。用过文华软件的用户肯定知道,文华的交易软件不仅向期货公司收费,也向终端用户收费。如文华随身行可以向终端用户每一笔交易收0.2元,当然也可以包年(好象是720元/年)。那问题来了,文华怎么能知道用户交易了多少笔,应该收多少钱呢?据笔者推测(仅仅是推测,因为笔者也没有见过文华的中继代理服务器),这种逐笔收费的模式,后台肯定存在一个计费系统,这个计费系统一定是可以统计用户的下单数量的。也就是说,即使中继代理服务器部署在期货公司自己的服务器上,用户下到市场里的订单也要从文华的计费系统过一下。关键就在这里,如果真的如此,这显然还是不能满足监管部门的要求的。所以,各期货公司的公告中都提到文华的软件可能不满足穿透式监管的要求,可能问题就是出在这里。
当然,除了上述技术原因,文华财经长期以来和各期货公司之间的积怨也是这次集体下线文华的导火索。关于这些江湖恩怨的八卦,相信期货行业的从员人员大体都了解一些,这里就不提了。
最后,客观的推荐一些替代软件:
1.PC端期货交易行情软件(替代文华赢顺):快期V2、快期V3、博易大师、易盛等;
2.移动端交易行情软件(替代文华随身行): 博易app、易星移动端、快期小Q、咏春go手机版等;
3.程序化交易软件(替代文华赢智):交易开拓者、MultiCharts、OpenQuant、天勤SDK等;
是这样,前段时间新上线的看穿式系统,也没有听说文华不合规,最近突然间冒出来。具体什么内幕原因我们不得而知。
事件的发酵就是因为文华财经需要升级系统,才可以合规看穿式系统监管,但是升级文华财经对期货公司说。升级的话需要购买服务器,这个硬件费用需要期货公司来承担。
期货公司不干了,因为这么多年同行的恶性竞争,毫无底线,手续费根本赚不了什么钱。和券商根本没法比,有的公司确实每年处在亏损状态,要购买服务器确实是一笔大开销!
再加上文华财经在官网发声明说小期货公司什么的,引起了期货界同行类的不满,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文华吃相确实太难看。
最近两年开始模拟收费,外盘行情收费,手机APP收费,都是收客户的费用,期货公司得不到一点好处,现在反过来要期货公司去承担服务器费用,本来期货公司每年要给文华教一定费用,所以大家不干了。
这次文华确实看错局势,觉得一些小的期货公司会妥协。有些自大,但是万万没有想到大的期货公司带头联盟抵制文华,你想想客户资源在谁手里?期货公司啊,文华靠谁吃饭还是期货公司!
最近文华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出来道歉,想挽回残局,声明如下:


认怂了,虽然免费提供符合看穿式系统的软件,但是阉割了许多云功能,意思就是我认怂可以,但你得给我个台阶下。
这个锅儿又甩到期货公司这边了,我们等期货公司的表态吧,个人认为期货公司这次也不会太强硬,因为还有客户倒逼期货公司的因素,毕竟文华客户粘度非常高,占有率也不低。希望双方不要闹太僵差不多就行了。
个人认为握手言和的概率很大。
不符合监管是主要原因,其他的相对来说都不重要。
期货公司居然拿不到交易数据的一手资料,反而要等文华把数据回传给期货公司。
树大招风,已经垄断了整个行业了。
文华唯一能做的就是承认错误,尽力的把技术和服务做好,钱是附带的。不要店大欺客,自以为是。
近期文华遭遇下线危机,我做期货交易属于需求比较杂的那种,交易上是从零到现在自己摸索出来了的一套合适的方法,根据自己需求去找市场上的软件是否有匹配功能,所以试了很多软件,涉及的面也非常广,从手工交易到python量化都有,当日走的弯路也不少。今天给大家把这些软件的特点介绍一下,说是介绍更希望是互相之间切磋下交流下经验。期货的软件其实选择性并不多,主要介绍的都是自己删选后用到最后的,当然了都是免费的软件,收钱的那种就直接跳过了。
我会从稳定性,易用性,功能全面性三个角度阐述,这三个因素是个三角的维度,无论是软件还是其他事情基本都无法三者兼顾的很好。这些测评的软件我以前都咨询过对应公司, 从客户服务和演变过程可以归纳为软件公司性格。
pc:博易大师,快期,极星
稳定性:快期>博易大师>极星
现在以ctp为主流的前提下,ctp是后台和客户端由不同公司设计的,我们只说客户端
l 快期,是最早和ctp绑定出现的客户端公司,尤其是快期V2一直是作为保底方案的,我用文华或博易出问题的时候期货公司都是说要不你用快期V2先下单。快期V2的稳定性也是由它的缺点决定的,他没K线,没云服务。只要网络安排合理速度也没问题。打个比方就是一把小匕首,老派的炒手都比较熟悉这把武器,从易盛到快期V2的过程。后来有了快期V3,V3是有K线的,头两年也出一些问题,近期稳定性提高了不少。
l 博易大师,一直是被文华压着打的千年老二,中规中矩,博易大师现在好像也是没云条件。其实后面说到其他方面的评价,我也只能说中规中矩,但是和期货公司的关系还是不错的。
l 极星,是易盛开发,因为文华前两年开始作妖,弄的期货公司和客户都很不爽,也是这个原因导致了今天的结果,而极星一开始开发的目的也是因为期货公司想有软件能替代文华,公司是有郑商所背景,指定交易所产品的交易还是速度很快的,但是期货公司推起来也比较卖力,稳定性一般,适用范围不是很广,需要后续观察。
易用性:博易大师>快期> 极星
易用性这块争议比较大,各花入各眼,朋友间有时候也会讨论
l 博易大师比较像从股票软件演化过来的,所以人群的接受度会更好一些。在一些比较蒙圈的状态下,左键,右键,拖拉试一试总归能找到使用方法。
l 快期,快期的软件一直有一种执拗,哈哈哈,就是这个词,导致喜欢和不喜欢两极分化很严重。快期软件使用总是有一些学习成本,要看说明书,模拟操作等,但是学会了之后的操作会比较顺滑。
l 极星,说实在的现在这个软件的设计已经比最开始的时候好多,但是还不好用,有些设计无法理解
功能全面:极星>快期>博易大师
功能大类可以分为:普通下单,高频下单,云条件下单,K线下单,外盘市场,股票市场,资讯,其他
l 极星,虽然是三者中发展时间最短,但作为有背景的公司,不管是五档还是外盘都有其先天优势
l 快期,快期V3这两年在比较快速的功能扩充,云条件没上,作为补充的是本地条件和期货公司条件,
l 博易大师,云条件好像现在还是没有
软件潜力:极星=快期>博易大师
极星和快期在软件开发上各自的优势都比较明显,一个是背景雄厚,另一个是技术能力创新能力较高的新兴公司。还是有一拼,而且近两年这两家公司的软件改进都在快速向前推进,向着用户体验更好的方向发展。
博易我不是很看好,基本不动的状态。除了博易大师,博易云的接受度也不是很好。
手机:快期,易星,期货公司自建
做交易的各位,难免遇到出差、有事、不方便电脑看盘的情况。但是有单子却不能关注它的近况 ,一定如同热锅上的蚂蚁,这时如果能有一个在手机上使用的交易软件,那一定是雪中送炭。
除了这三种还有同花顺,股票背景的软件总是无法融入期货圈,他们貌似并不知道可以日内开平的人需要什么,而且接入的期货公司有限,你想用也登不上。
文华的app在圈里是一枝独秀的状态,由于这次的动荡,我们也没办法,只能退而求其次。
l 快期:快期的app走的是简单风格,对于我来说,我的评价是够用。基础的报价,资金,持仓,下单,云条件单,K线也都有。缺点是指标比较少,我看指标比较少。云条件单的稳定性还不错。对于手机本没有太大速度上的要求,文华在网络质量差的时候会有个横幅提示,快期在这块要改进。
l 易星:易星app比前几版好了很多。框架设计上感觉还是有点pc,图页能上滑两屏是什么鬼,做网页的感觉。有画线下单,有资讯,有外盘。总体来说东西比较全,因为框架的原因点触反馈有点慢,还缺一个正经的app产品经理,目前易星客户端已经关闭只保留了app,看来是准备下功夫改进,可以期待下。
再总结一下,倾向多下单的用快期,倾向看行情的用易星。
博易大部分都是和期货公司合作做定制app,这一类app普遍华而不实,实用性不高,不推荐。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